二代身份證讀卡器,移動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當下,如何向其它人和機構證明自己的身份是一件重要而且基礎的能力。互聯網環境中,我們通過密碼、口令、指紋、人臉等各種方式在特定的可信身份體系內進行身份認證;而在實際環境中,我們目前更多地還是要使用到居民身份證來進行身份認證。
居民身份證是用于證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種法定證件,在我國身份證具有證明公民身份的一般法律效力,是每個公民從出生之日就編定唯一的、終身不變的身份代碼。
身份證不斷發展,特定場景對身份證驗證有強需求
1984年,北京作為首個試點地區,開始發放居民身份證。這種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為聚酯薄膜密封、單頁卡式,只有15位編碼。
2004年3月29日,中國大陸開始正式發放第二代居民身份證。第二代居民身份證,有別于第一代居民身份證的最大特點:在于內置了非接觸式IC卡智能芯片,以及采用了防偽膜和印刷防偽裝置。
2013年1月1日起,一代身份證停止使用,而新一代的二代身份證中還將登記指紋信息。
2017年12月,由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推出的“居民身份證網上功能憑證”在廣州試點面世,將身份證“電子化”也順應了移動互聯網的需求。
盡管互聯網化“網證”的誕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網絡時代攜帶身份證的麻煩,但是“網證”目前僅僅在全國試點推出,并且很大程度上只是實體身份證的補充,并不能完全取代身份證,在一些特定的應用場景則對實體身份證的驗證有著非常高的需求。
身份核驗服務
比如,政務服務實名制、銀行賬戶實名制。公民在辦理政務服務時必須出示本人的身份證件,以證明“我是我”,例如戶籍業務辦理、出入境業務辦理、居住證辦理等等,這一方面由于與政務業務直接相關,因此身份證甚至是戶口本成為了必要條件。而銀行賬戶實名制是我國一項重要的基礎性金融制度安排,對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洗錢、偷稅逃稅等違法犯罪活動,維護金融秩序有重要意義。
再比如,運營商辦卡的實名認證。電信詐騙一直以來是互聯網違法行為的根源,2016年震驚全國的徐玉玉被電信詐騙而悲慘離世事件為世人敲響了警鐘。其實,從2015年9月1日起,電信企業在通過各類實體營銷渠道銷售手機卡時,就要求用戶出示本人身份證件進行讀卡驗證;2016年11月,工信部更是發文要求運營商全面落實電話用戶數實名制。如今,盡管還有小部分非正常渠道購買的電話卡是非實名,但是只要是線下正規運營商的銷售渠道都需要使用身份證進行實名信息驗證才能辦卡。
還比如,快遞物流實名制、酒店登記實名制、工廠員工管理實名制等等。在如今,安全事故不斷發生和蔓延,為了讓違法犯罪一方面無處遁行、一方面有跡可循,各行各業的身份信息實名制變得越來越有必要。
二代證讀取設備成本高昂,傳統方案浪費資源
2017年我國快遞員約250萬人,意味著有250萬支NFC手持設備需要接入身份證云核驗服務。五年來,我國的快遞發展指數年均增速超過30%,快遞日均服務用戶超過1.1億人次。“十三五”期間,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表示2018年將實現寄遞實名制全覆蓋。
另外,據三大運營商統計,全國約3.4萬家直營網點和60萬家授權網點,2017年新增實名認證累計2.4億次。
身份信息的實名驗證在安全問題頻發的當下逐漸被政府和企業所重視,實名制因此也成為了一項刻不容緩的舉措。然而,無論是運營商,還是物流快遞,身份信息實名制都將面臨著居高不下的成本問題,一方面購置身份核驗的專用設備成本高,另一方面若利用已有的終端實現“NFC讀證”功能,要么接入專有的第三方云核驗平臺,要么定制一臺身份證云核驗的解碼服務器。
以運營商的身份證讀卡設備而言,每個普通的二代證讀卡設備2000多元,以單個省份約3萬左右的移動終端要求,需要7000多萬的費用。
而且普通的二代證讀卡器需要連接到電腦上使用,攜帶麻煩,不能適應特定的環境。而手持的二代身份證讀卡器價格也同樣,約2000元左右,運營商無法承受多個移動終端帶來的巨額成本。若采用購買第三方云核驗的方法,以上萬的終端設備要求來看,每年的費用也需要上千萬。
另外,購買第三方云核驗都是按照每臺終端設備來計算成本的,一旦設備閑置下來,那么就相當于白白浪費了資源,而且新購買的終端設備則需要額外的費用。
對于一個普通的快遞公司或者是地方性的運營商營業廳而言,顯然無法承受這樣巨額的成本壓力。并且中小型企業尚不具備獨立研發相應云核驗平臺的技術能力,因此無論是從成本、技術還是資源利用出發,身份信息實名驗證都有著較高的臺階,讓很多垂直應用行業心有余而力不足。